【童学】孩子爱玩?我们来支一招
相信很多家长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想让孩子每天都玩得开心玩得高兴,没有任何压力和烦恼,但又希望孩子能学些有意义的知识;还有一部分家长则是被一种与同龄人竞赛的焦虑感催促着,希望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不要掉队。
我虽然身为一名教师,但最大的乐趣仍然是和孩子一起做各种有趣的游戏——还有什么比看到孩子的笑脸更令人开心的呢?但是学习的任务却又实实在在的摆在面前。这种冲突应该如何解决?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游戏一定是学习的死对头吗》中,我们介绍了一个意外的发现,那就是孩子在做游戏时的状态正是我们希望它们面对学习的态度——自愿开始艰苦的工作,不怕犯错,并且珍惜自己努力得来的成果。很多人不禁会问,有没有一种能够将游戏与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教育有益又有趣的方法呢?
在童行生物夏令营圆满结束后,我想我可以用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教育可以是一场大型游戏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下两个场景:
场景1——
老师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碘酒和淀粉说:“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下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现象。”说着将碘酒滴进淀粉中。
淀粉从白色变为蓝色。实验结束。
场景2——
老师向大家宣布:“我们今天来玩一个‘寻糖侦探’的游戏,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一种隐形的糖。”说着给每组学生分发一个装了各种食物的盘子,盛有蔬菜,鸡蛋,面包,牛奶,土豆,红薯等等。
“这种糖很特殊,我们用味觉发现不了,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让它现身,就是通过老师手里这瓶神秘药水。”老师举起“神秘药水“展示给孩子们。
“这种药水平时是褐色的,遇到‘隐形糖’就会变成蓝色。老师现在给大家每人一些这种药水,大家来找找看‘隐形糖’究竟藏在哪些食物里?”
得到“神秘药水“的小侦探们立刻跃跃欲试地进入了游戏模式,纷纷用手中的碘酒去探索哪些食物中含有‘隐形糖’。
这两种情景哪个更吸引孩子?答案不言而喻。
同一个实验只是改变了一下给孩子的展现方式,便可以在两种场景中达到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说学校教育更接近于“老师示范、学生坐在座位上观看”的传统形式,那么童行生物夏令营所要探索和实践的恰恰是一种开放创新的、同时又最能被孩子接受的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生物营面向的是5-6岁的学龄前儿童,这也要求我们的课程设计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采取了在游戏情景中引入知识的形式,合理有趣的游戏情景保证了孩子的全身心参与,对完成游戏的渴望则鼓励着孩子们在课堂中努力达成目标。
比如在“寻找隐形糖”的游戏中,夏令营的孩子们带入了侦探的角色,在目标和好奇心的驱动下亲自完成从实验到观察再到结果记录的全过程,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完成了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寻糖”游戏的框架使孩子们对知识和实验本身留下了更鲜活的印象,也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一些孩子在回家后仍然继续着他们的侦查,用我们分发的碘酒探索家中的各种食物,试图找出生活中更多的“隐形糖”。
除了寻找隐形糖的游戏外,生物夏令营中还有着各式各样的其他游戏,比如第二天的单糖-双糖找朋友的游戏,又或者第三天的盲眼拼消化道的拼图游戏,都旨在取代枯燥的复习,而是让孩子在团体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巩固已习得的知识。
我们理想的教育可以从头到尾是一场大型游戏。通过将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应用在教学场景中,游戏与学习从对立面变成了统一体。传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压力被转化为了游戏中的正面激励,使得孩子可以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练习和巩固知识,达到传统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游戏中也可以锻炼科学思维?
在生物夏令营开始前的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收集家长们对这次夏令营的期待。让我们有些意外的是,“给孩子培养科学态度”占了回答的绝大部分,而只有一小部分家长的主要期待是让孩子学习一些生物知识。
这与我们做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关注的不是零碎知识点的传授,让孩子背过任何死知识也不是夏令营的初衷;相反,我们想在孩子们开始学校的系统学习之前,首先了解什么是科学思维,以及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科学态度。诚然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但只有科学的思考方式才能引领孩子在今后的探索和学习中走的更远、走的更轻松。
让我们回到“寻糖大侦探”的游戏。
也许孩子们没有发觉,其实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的用上了许多的科学思维方式,比如对现象的观察,对比思维,以及分类、联想和归纳等等。
1. 观察
当我们将滴瓶装的碘酒分发给孩子们后,后者立刻开始了对“隐形糖”的调查。他们将碘酒滴在不同的事物上,屏息仔细地观察每种食物的颜色变化。
虽然看上去简单, 但观察却是任何科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与常规课堂中的被动观察相比,处于游戏中的孩子有着更加强烈的内在驱动,从而让过程更贴近于带着目标、带着思考的观察,而非单纯的“用眼睛看”。
不加思考的看过的内容很容易从脑中溜走,但主动观察到的结果却能在更长久的留在记忆里。
2. 分析
“颜色的深浅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与食物本身又有什么关系?”
看着盘子里不同食物所展现出来的不同颜色,孩子自然而然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孩子自己已经可以提出假设:
“颜色有深有浅可能是因为它们(食物)里的糖不一样多。”
“也可能是食物本身的颜色深。”
……
当我们引导着孩子尝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时,孩子已经学会了用自己的思考分析现象,在观察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3. 联想和推论
联系和联想是进一步的发展,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把成分或因素连接起来综合成规律性的认识,简单说便是从不同结果中找出共同点。
“哪些食物接触碘酒后变了颜色?”“变色的食物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将变色与未变色的食物相互比较,从而让躲在淀粉类食物中的多糖一一现身。最后,孩子们用新学习的表格形式将“侦查”结果一一记录下来,并总结出了“隐形糖”出现的规律——它们全都躲在淀粉类食物——比如面包、土豆、红薯等主食里。
4. 游戏的过程也充满意外
在寻糖侦探的游戏过程中,有孩子不小心将碘酒滴在了白纸上,却意外地发现碘酒也让原本不含糖的白纸变蓝了,而用碘酒滴在一次性纸巾上,纸巾却没有变色。
这本是一次与游戏目标无关的意外发现,好奇的孩子们却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将问题提给了业界导师。通过查询资料,我们发现原来在制造纸张的过程中会加入一些淀粉,使得纸张变得光滑易印,而一次性纸巾中却不会加入淀粉。这就是白纸变色的原因。
通过搭建合理的游戏框架,营造真实的游戏氛围,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比在常规教育中更多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方式,还亲身经历来了一次科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情况——一些与原本实验计划无关的意外现象却带来了全新的发现,科学历史上很多重大发现的起源都是如此。
不要抗拒游戏
爱玩是每个人的天性。面对游戏,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恐惧和拒绝,或将它定义为“毒药”,“猛兽”避而远之;相反,我们需要正视游戏的魅力和优点,并将它合理应用在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之中,让孩子的成长如虎添翼。
所以,下次再遇到孩子对某件事提不起兴趣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呢?不如试试放下枯燥的书本或停止冗长的说教,转而对他讲:“来,我们玩个游戏吧!”
文章的最后,我还想说一说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启蒙。
市面上的很多科普书所展现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海底世界,纷杂而绚烂的仅仅是各类往来穿梭的“鱼”,却并没有告诉孩子钓鱼的方式。儿童很容易被这些看似酷炫的知识点所吸引,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类新鲜知识,却在无形中被剥夺了自己思索、质疑和探究的过程与能力。
在生物夏令营中就曾有一个知识贮备非常多的孩子对业界导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书上都有的知识,我们还要自己做一遍实验呢?”
如果换成你,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当看到科普书中,孩子很容易认为人们只要看书便可以知道一切知识,却没有多深想一层,那么书上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只有当我这样反问他的时候,孩子才开始自己思考这个问题。
可以看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世界非常好奇,喜欢提问,却也非常急于知道答案,对于答案本身却不曾有任何深究或者质疑。而我们希望培养的正是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对既定答案的质疑和验证。
生物营的业界导师便是这样反问孩子的:“如果我们不做实验,我们怎么知道书上说的一定是对的呢?”
“……因为书是科学家写的,所以一定是对的。”孩子想了一会儿回答。
“科学家写的就一定是对的吗?而且我们怎么知道写书的一定是科学家呢?我们只有亲自做过实验才知道答案,是不是?”
孩子听完马上进入了思索,看表情我们知道他还需要时间来自己消化,以及完成观念上的转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孩子的潜力,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完全可以在孩子的脑海中埋入批判性思维的小小种子。
我们都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单纯的阅读科普书不同的是,在童行夏令营中我们想通过让孩子自己参与实验,了解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及真正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是怎样的。
毕竟“书中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注思维培养
关注童行计划